水中含有钙、镁离子以及碳酸根、碳酸氢根、硫酸根等。当水达到一定温度,其中的钙、镁离子与酸根结合,生成碳酸钙、碳酸镁、硫酸钙等析出沉淀,从而形成水垢。 一般水中含钙离子较多,故水垢的主要成分一般为钙盐。 成分:碳酸钙(镁)。水中含碳酸氢钙(镁),这些都是可溶的,水煮沸后,二者分解为碳酸盐沉淀 。 Ca(HCO3)2=CaCO3↓+CO2↑+H2O 由于氢氧化镁比碳酸镁更难溶,因此生成的碳酸镁可转化为氢氧化镁。 MgCO3+H20=Mg(OH)2↓+CO2↑ 水垢根据其形成原因和成形状态的不同大致可分为硬垢和软垢两种。当水中含有碳酸盐、胶体、细菌和**物等杂质时,碳酸盐类似于水泥沙浆中的沙石,而胶体、细菌和**物等则相当于水泥沙浆中的水泥,当水中胶体、细菌和**物等粘性物质和碳酸盐共同作用,在高温煮沸条件下则形成了和容器(或管道表面)粘附在一起的硬垢。而一旦胶体、细菌和**物等粘性物质被去除后,即使水中钙、镁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浓度很高,也只形成成洁白而松散的容易去除的碳酸盐软垢,而不会产生硬垢。